欢迎访问《空军工程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9-84786242 RSS EMAIL-ALERT
  • 2016年第1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转子不平衡量的微型涡喷发动机轴承动反力分析

      2016, 17(6):1-5.

      摘要 (1223) HTML (0) PDF 1.14 M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速旋转的微型涡喷发动机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对转子工作状态的影响尤为突出。在考虑陀螺效应的前提下,采用谐响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微型涡喷发动机轴承动反力随转速及不平衡量分布方位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越大,轴承处动反力越大,不平衡量的大小对轴承动反力影响远大于转速;涡轮和压气机的不平衡量分布方位角为180°时压气机一端轴承动反力最大,而涡轮一端轴承动反力最小。研究结论为减少微型涡喷发动机因不平衡量而产生的振动问题以及防止轴承破坏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 非对称来流下微型涡流发生器边界层流动控制

      2016, 17(6):6-11.

      摘要 (976) HTML (0) PDF 3.12 M (1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改善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性能,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来流马赫数2.0条件下多种结构的微型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型涡流发生器后缘宽度的增加,隔离段内激波串长度有效缩短,高压前锋后移且整体式略优于分离式;整体式微型涡流发生器产生的流向涡对的横向距离较近,与下壁面的距离较分离式远,能在短距离流动过程中将动量传递给低动量区,有效改善边界层流动性,但作用距离较分离式短;带后缘宽度的微型涡流发生器可有效降低流场总压畸变,对流场质量改善作用要优于基本型。

    • 改进灰色神经网络的作动系统功率预测

      2016, 17(6):12-17.

      摘要 (917) HTML (0) PDF 1.26 M (1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飞机上作动系统的功率预测精度,建立了改进的多变量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考虑了对系统功率需求有较大影响的相关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综合变量作为输入,在提升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输入维数;在利用递增方式对初始值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快速求解最优初始值和背景值,模型预测的平均误差由13.35%降为7.53%;考虑到序列波动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对预测值进行误差修正,进一步将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降为4.07%。仿真实验表明,含主成分分析的改进灰色神经网络对飞机作动系统的功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有利于飞机的电能调度。

    • 中继法解决临近空间Ka波段通信黑障问题研究

      2016, 17(6):18-22.

      摘要 (1152) HTML (0) PDF 1.28 M (2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克服火箭弹滑翔飞行过程中各种扰动因素的影响,提高弹道控制效果,研究了一种非线性随机系统最优控制方法。基于火箭弹飞行过程的一般控制原理,建立了微分方程形式的姿态动力学模型;以攻角和侧滑角作为观测量,以舵偏角作为控制量,推导出姿态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目标函数与控制律;给出了伴随函数的详细表达式,并基于里卡蒂方程设计了最优滤波器。以滑翔段启控点散布作为特征点进行姿态控制器控制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系统响应快,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 滑模干扰观测器的反机动目标末制导律设计

      2016, 17(6):23-27.

      摘要 (932) HTML (0) PDF 1.22 M (1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气层外拦截器拦截机动目标的末段制导问题,提出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滑模制导律设计方法。建立基于视线的拦截器目标相对运动方程,采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使纵向平面和侧向平面内的视线角速率趋于零的制导律。通过超扭曲滑模干扰观测器,估计目标机动,从而补偿制导系统中的不确定项,并避免滑模切换控制的抖动问题。反机动目标末制导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滑模制导方法具有满意的制导精度和鲁棒性。

    • 竞争量子进化算法的巡航导弹航路规划与重规划方法

      2016, 17(6):28-34.

      摘要 (1225) HTML (0) PDF 1.11 M (1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巡航导弹航路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竞争量子进化算法(CQEA),算法通过双方向进化及自适应变异避免其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鉴于航路重规划对实时性的高度要求,借助最小威胁曲面及搜索竖线将三维搜索空间降到一维,并引入功能区域簇初始化思想来保证初始种群皆为非劣个体,从问题的几何本质上提升航路重规划效率。最后利用CQEA算法进行了航路规划与重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AQEA相比,CQEA搜索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与原三维搜索空间相比,通过削减搜索空间及引入功能区域簇初始化思想后算法搜索速率更快,符合航路重规划对实时性的高度要求。

    • 电子设备无铅焊点的热疲劳评估进展与展望

      2016, 17(6):35-40.

      摘要 (1143) HTML (0) PDF 1013.20 K (2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其表现出了较高的故障率,而热疲劳是表面贴装器件焊点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无铅焊点热可靠性研究,着重阐述了钎料Ag含量、焊点微观组织结构演变以及温度循环参数对无铅焊点寿命的影响,最后,论述了无铅焊点热可靠性研究在微观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焊点物理失效模型建立和特征损伤参量提取等方面存在的研究挑战。

    • 机载预警雷达牵引模式的IRST探测效能分析

      2016, 17(6):41-46.

      摘要 (1191) HTML (0) PDF 1.09 M (2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机载预警雷达牵引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探测是同平台多传感器协同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为定量评估该模式对IRST探测效能的影响,以IRST探测概率作为评估指标,建立多个瞬时视场下的成功牵引概率数学模型,计算在不同雷达工作模式下满足一定成功牵引概率的IRST搜索视场范围,推导IRST的探测概率与作用距离、脉冲积累之间的关系式。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成功牵引概率为0.99的前提下,雷达在高精度测量模式下的牵引效果最佳,使IRST的搜索区域缩小为原来的1/180,时间节约效率为99.4%,加快了对目标的截获过程。节余的时间可用来对目标进行脉冲积累,当积累2个脉冲时,在其最大作用距离处所对应的探测概率由无积累时的0.5提升到0.985 3,从而显著提升其探测效能。

    • 频率分集阵列在角度欺骗中的应用分析

      2016, 17(6):47-51.

      摘要 (1500) HTML (0) PDF 1.63 M (1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相控阵雷达易被干扰机侦察到方位信息从而实施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DA(频率分集阵列)的角度欺骗方法。通过在阵元间设定微小的线性频率差,将距离引入到FDA方向图函数,使得不同距离上的电磁波能量分布呈现弯曲特性,形成“虚拟辐射源”,进而达到对侦察接收机的角度欺骗目的。此外,在分析欺骗原理的基础上,探究了频率差因子、阵元间距因子对欺骗的影响效果。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设定合适的因子后,对于特定距离处的目标该方法角度欺骗效果可达90°。

    • 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体系

      2016, 17(6):52-57.

      摘要 (1051) HTML (0) PDF 2.65 M (2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单平台难以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全程连续探测、稳定跟踪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多平台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跟踪体系。通过对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作战特性、探测需求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由天基、临空基、空基和地/还基平台组成的天临空地/海多平台协同探测体系,重点分析了体系结构和探测时序及过程;搭建了天临空地/海协同探测仿真平台,通过STK对平台静态部署和动目标检测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天临空地/海多平台协同探测体系在探测空域、时效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单平台的不足,为未来探测跟踪此类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辐射源威胁评估

      2016, 17(6):58-63.

      摘要 (950) HTML (0) PDF 1017.80 K (17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辐射源威胁评估可为后期干扰资源配置及任务分配提供依据,是机载自卫电子对抗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评估指标少、不全面的问题,从影响威胁等级的距离估计指标、分辨力估计指标、概率估计指标和平台指标出发建立辐射源威胁评估体系,通过参数集输入计算出各指标值;然后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方法,通过熵权法对权重客观赋值,结合最优、最劣关联度,得到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最后,对贴近度排序,评判威胁等级。仿真表明,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结果的一致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与选取的2种改进算法进行威胁排序与运算时间的对比,其结果的一致和运算时间上的优势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 结构矢量法的模糊故障树重要度分析

      2016, 17(6):64-69.

      摘要 (1256) HTML (0) PDF 1.06 M (1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模糊故障树分析中,重要度分析描述复杂、抽象含义不明确以及不利于重要度排序等问题,提出基于结构矢量的重要度分析方法。首先将梯形模糊数抽象为匀质梯形,将梯形模糊数的变化抽象为梯形质心的矢量变化。而后利用质心变化矢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量定义模糊故障树中故障率的变化量、梯形模糊数模糊度的变化量以及故障率的变化率。最后以某型雷达水冷系统故障为顶事件,通过重要度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RAQPSO算法的云计算资源调度策略

      2016, 17(6):70-75.

      摘要 (1174) HTML (0) PDF 1.14 M (1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代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云系统中用户任务与计算节点的调度问题极大地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云竞争力。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反向自适应量子粒子群算法(RAQPSO),通过对惯性权值参数的调整和加入反向学习算子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资源调度中,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建立了云计算资源调度问题的模型;采用自适应机制,将适应度函数的变化程度作为惯性权值的更新因子,避免了单纯地根据迭代次数的线性函数来取值,从而使粒子不易陷入局部最优;随后加入粒子反向学习算子,加强了粒子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RAQPSO算法大大节约了任务完成时间,并且保持了良好的计算节点负载平衡。

    • 认知可用带宽下的传输控制机制

      2016, 17(6):76-81.

      摘要 (1065) HTML (0) PDF 1.19 M (1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航空通信中,传输控制技术直接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基于优先级的传输控制机制能够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性能,但存在低优先级业务传输性能不佳以及带宽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绿色通信理论思想和可用带宽估计技术,提出“认知可用带宽”概念,设计基于认知可用带宽的传输控制机制,并采用多进制自适应调制技术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认知可用带宽的传输控制机制能够在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时延的条件下改善低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性能,并保证业务最大时延抖动小于0.02 ms;同时,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吞吐率提升3.26%。

    • 改进的TT-RMS调度表生成算法

      2016, 17(6):82-87.

      摘要 (1347) HTML (0) PDF 1.25 M (1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网络模型与消息模型,改进了时间触发单调速率调度(TTRMS)通信表生成算法,用于生成时间触发以太网的调度表。改进后的TT-RMS算法,首先根据消息的周期属性,计算出消息调度的集群周期长度,其次根据消息的周期及经过的路径长度,确定出消息调度的先后顺序,最后根据时间槽的分配状态进行消息调度。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TTRMS算法,可以在多跳网络环境下,基于不同长度和周期的消息,生成时间触发消息调度表,同时生成的调度表能够满足消息的时延需求。

    • 无标度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的负载重分配

      2016, 17(6):88-92.

      摘要 (1076) HTML (0) PDF 1.02 M (2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受实时网络中节点失效传播效应的影响,为防止失效情况的传播,有效避免网络崩溃现象的发生,提出一种改进的介数模型,并基于可控系数α定义节点的初始负载,同时由度和介数理论推导得出网络抗毁性相对较好的点α=0.6。通过在无标度网络上建模,比较在α<0.6以及α>0.6的条件下节点遭受攻击后的仿真结果,得出在α<0.6的情况下,初始负载小的节点受到攻击,相应网络的生存性较攻击初始负载大的节点低。在α>0.6的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而对于α=0.6的仿真情况,此时无论攻击哪种节点,网络都表现出较好的生存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现实网络的规划中,将节点初始负载控制在α=0.6附近,可以保证网络在面对节点失效时,最大限度增强网络生存性和提高网络的抗毁性。

    • PCA-BP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2016, 17(6):93-98.

      摘要 (1271) HTML (0) PDF 1.02 M (2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经典BP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学习性能不够理想等缺陷,以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提升入侵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为目的,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附加动量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特征选择和对网络的权值修正,对经典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拓展和改进。首先对网络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以确定主分量的特征数,最后将处理完成后的数据集输入到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中进行检测。通过在KDD Cup 1999网络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大部分网络环境,尤其是在训练样本较为充足的网络环境中时,系统模型的收敛性、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上均优于经典BP神经网络方法和半监督入侵检测方法。

    • 泡状Fe3O4粉体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波性能

      2016, 17(6):99-103.

      摘要 (940) HTML (0) PDF 2.12 M (1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氯化铁和醋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3O4粉体,对比实心Fe3O4粉体在吸波性能上具备的优势。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Fe3O4粉体的物相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Fe3O4粉体的尺寸及形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同轴样品的电磁参数来计算泡状Fe3O4粉体的微波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Fe3O4粉体为泡状结构,密度小于实心Fe3O4粉体,且介电常数实部明显升高。在0.5~18.0 GHz频段,当厚度大于4 mm时,其吸波性能相比实心Fe3O4粉体有一定优势。

    • 溶胶-凝胶法制备共掺杂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2016, 17(6):104-108.

      摘要 (1261) HTML (0) PDF 1.26 M (1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钛酸丁酯为Ti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金属-N”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 比较了乙醇用量对酞酸四丁酯水解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X射线衍射(XRD)对掺杂型TiO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和尺寸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凝胶时间按钛酸四丁酯与无水乙醇体积比的增大依次增加;单一金属掺杂的光催化剂光活性较多种金属更强,相较Mn2+,Cu2+,Fe3+,Al3+,Ba2+,Co2+与Fe3+,Co2+与N共掺杂TiO2粉体可见光活性最强。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