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空军工程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9-84786242 RSS EMAIL-ALERT
  • 2015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模糊自适应航迹预测算法

      2015(2):1-4.

      摘要 (1486) HTML (0) PDF 989.20 K (1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本的“当前”统计模型由于其机动加速度极限值固定不变,只能描述机动加速度较大的机动目标。因而基本的“当前”统计模型及其自适应滤波算法(CSAF)对机动性较强目标的预测性能较好,而对机动性较弱目标的预测误差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新算法中设计了一种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利用机动目标的“当前”加速度来自适应地调整机动加速度极限值,使“当前”统计模型可以描述具有任意加速度的机动目标。最后,运用该算法和CSAF算法对机动目标进行了航迹预测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机动性较强的目标还是机动性较弱的目标,新算法的预测性能均优于CSAF算法。

    • 局部加权的LS-SVM大气数据组合导航故障检测

      2015(2):5-9.

      摘要 (820) HTML (0) PDF 1.07 M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飞机惯性导航设备发生故障,原容错系统失效,而且一般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检测算法不能有效处理局部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LS-SVM故障检测法。对LS-SVM进行局部加权处理,用局部加权LS-SVM回归预测滤波器新息,并重构检验统计量,结合ADS/GNSS组合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全局容错系统失效情况下,基于局部加权LS-SVM故障检测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减少了故障检测时间,降低了虚警率。

    • 射频电感耦合闭式等离子体产生与光谱诊断的实验

      2015(2):10-14.

      摘要 (898) HTML (0) PDF 1020.76 K (1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闭式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采用射频电感耦合方式,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在封闭式腔体低气压环境下进行放电实验。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了密闭腔体侧面方向的Ar谱线数据,研究了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射频功率对电子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等离子体中电子激发温度的变化通过玻尔兹曼斜率法进行分析,电子密度的变化则通过分析Ar原子750.4 nm谱线强度变化获得。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生装置能够产生均匀持续的等离子体层,等离子体中电子激发温度约为9 500 K。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激发温度随着输入射频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变化幅度在减弱;当足够的输入功率时,等离子体层参数随位置的变化幅度较小。

    • 机场柔性道面结构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

      2015(2):15-18.

      摘要 (961) HTML (0) PDF 871.20 K (1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引入机场柔性道面结构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和旁邻轮影响系数φ;明确了当量单轮荷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分别基于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应变和土基顶面压应变设计指标,分析了主起落架构型分别为双轮、双轴双轮和三轴双轮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随机场道面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计算沥青面层层底弯拉应变,刚性、半刚性基层层底弯拉应力的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时仅考虑计一根(或一排)轴载的影响;计算土基顶面压应变的ζ时可计入所有旁邻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基于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应变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40余种飞机的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的近似回归公式。

    • 权重演化的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2015(2):19-23.

      摘要 (1040) HTML (0) PDF 869.64 K (2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节点重要度评估是研究网络可靠性和抗毁性的重要内容。针对现行方法在评价动态加权网络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节点重要度贡献矩阵评价加权网络关键节点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节点位置以及邻接点贡献信息,认为每个节点对邻接点重要度的贡献与该节点的点权有关,选取节点效率作为NICM重要性初始值,能针对权值演化不断更新评估矩阵,最后与介数法、节点收缩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 采用HK模型的防空反导作战网络建模分析

      2015(2):24-28.

      摘要 (916) HTML (0) PDF 1.28 M (1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HK网络模型对防空反导作战网络进行建模,对网络度分布、集群系数、平均距离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将网络模型与典型树状结构的防空反导网络和基于BA无标度模型的网络进行比较,表明基于HK模型的防空反导作战网络具有较好的集群系数和无标度特性,同时表明改变TF连接概率进行防空反导网络设计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 导弹虚拟装填训练中弹箱位姿交互控制技术

      2015(2):29-32.

      摘要 (1022) HTML (0) PDF 1.22 M (1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导弹装填训练中弹箱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弹箱的力学模型以及弹箱位姿变换的数学模型。基于Visual C++编程语言,结合OpenSceneGraph(OSG)图形渲染引擎,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虚拟弹箱位姿实时控制方法,实现了弹箱在虚拟场景中运动位姿的交互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模拟装填训练中操作人员协同控制弹箱位姿的训练过程,为研究分布式导弹虚拟装填协同训练系统打下基础。

    • 基于分层策略的多无人机最优协同航路规划

      2015(2):33-37.

      摘要 (985) HTML (0) PDF 1.12 M (3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分层策略将多无人机协同航路规划分为航路规划层、协同控制层和航迹控制层进行研究。航路规划层采用基于K均值和遗传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为每架无人机提供多条备选航路;针对传统协同控制算法在求解协同变量出现无解的情况,设计了新的协同变量求解步骤;航迹控制层基于无人机六自由度模型和协同变量建立了终端时间固定的最优航迹控制模型,并采用勒让德伪谱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利用CFSQP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实现了对无人机航迹控制变量和姿态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无人机协同航路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且计算量较小,效率较高,得到的无人机控制指令平滑,易于操控。

    • 面向任务的无人侦察机航线规划算法

      2015(2):38-42.

      摘要 (2206) HTML (0) PDF 972.63 K (4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航线规划问题,引入图像质量方程来预测待侦察目标的图像质量,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目标成像质量、所受威胁因素以及侦察航线路径长度的无人机航迹性能评价函数作为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求出Pareto解集,通过加权确定Pareto解集中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图像质量因素的无人机侦察航迹规划,能够很好地满足无人机成像侦察任务需求。

    • 塔康系统扩展数据通信功能技术途径

      2015(2):49-52.

      摘要 (912) HTML (0) PDF 916.15 K (2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塔康系统功能和信号格式,根据其信号占空比很低的状况,提出在不影响塔康系统现有导航功能和信号体制下,增加数据通信,并对主要限制因素和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可能的技术途径,指出了开展相关具体研究论证工作的方向。

    • 一种改进的DDAGSVM决策算法

      2015(2):53-56.

      摘要 (1023) HTML (0) PDF 1.21 M (1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决策导向无环图支持向量机(DDAGSVM)是一种典型的SVM多类分类算法,然而传统SVM决策分类器存在误差积累,其推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改进DDAGSVM,有效的做法是定义一种类间可分离性测度,将容易分的类先分割出来,然后再分不容易分的类,使错分尽可能地远离图的根部。引入了一种基于广义KKT条件的类间可分离性测度,提出一种改进的DDAGSVM分类决策算法。三螺旋线实验和HRRP分类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控制分类错误有明显的效果。

    • 高速机动下附面层聚焦效应对机载激光通信性能影响

      2015(2):57-60.

      摘要 (940) HTML (0) PDF 972.77 K (1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机间光通信中的附面层效应问题,通过对附面层结构的分析,将飞机舱壁外侧附面层视为负透镜,在飞机高速机动和高空大气条件下,对其在机载光通信光束传播中的聚焦效应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保持飞行高度不变,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附面层的聚焦效应增强。位于海平面高度,马赫数为2以上的飞行平台,附面层焦距和平台曲率半径的比值-F/Rs下降到8以下;当海拔升高到10 km和15 km,该比值可分别达到16和25;当-F/Rs达到6.3以上,则可满足通信误码率条件。

    • 容差判决和参数估计结合解决信道化接收机跨信道问题

      2015(2):61-66.

      摘要 (815) HTML (0) PDF 1.18 M (1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带宽信号通过信道化接收机后会在多个信道内产生输出,出现跨信道问题。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跨信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相邻信道输出信号间的时间关联关系,提出了判断多信道输出信号是否来自同一辐射源的判定准则,以及一种可靠的信号时间参数估计方法,能够简便有效地解决跨信道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在接收机系统参数固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辐射源的同一性判定,当信噪比大于-3 dB时,参数估计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中脉冲幅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7%。

    • 一种高增益低RCS微带天线设计

      2015(2):67-72.

      摘要 (1009) HTML (0) PDF 2.12 M (2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覆层,并将其应用于微带天线。该覆层由介质板及其两侧的人工周期表面构成,上表面是加载集总电阻的方环贴片,具有宽带吸波特性;下表面是开条带缝和圆环缝的金属贴片,具有部分反射特性。将其加载到微带天线的上方,通过上层的吸波表面吸收入射电磁波并结合下层的部分反射表面与金属地板构成Fabry-Perot (F-P)谐振腔增强天线的定向性,以实现微带天线辐射和散射性能的改善。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加载人工电磁材料覆层后,天线的RCS在2~14 GHz宽频带范围内实现了明显的减缩,最大减缩量达到28.3 dB而天线的增益在工作频带内都得到了提升,最大提高了4.3 dB。

    • Y形缝隙加载小型化超宽带Vivaldi端射天线

      2015(2):73-77.

      摘要 (1178) HTML (0) PDF 2.52 M (3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常规Vivaldi天线尺寸大、低频段前向辐射增益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覆盖2.7~18.3 GHz的小型化高增益超宽带端射天线。该天线通过在辐射贴片两侧加载Y形缝隙的方法,将天线表面电流汇聚于槽线附近,使天线的辐射特性明显提高。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展宽天线带宽,提高天线的增益,增强天线端射效果,天线的尺寸仅为25 mm×25 mm×1 mm,实现了小型化。低频部分(2.7~8 GHz)增益比原始天线提高最大值为3.5 dB。通过天线实物的加工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

    • 改进的频域窄带干扰抑制方法

      2015(2):78-81.

      摘要 (980) HTML (0) PDF 970.49 K (2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频域窄带干扰抑制方法的不足,分别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多门限干扰检测算法和广义延拓逼近算法在干扰抑制中的应用。改进算法使用去除干扰频点之后的频谱进行检测干扰,检测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有约束条件的一元函数延拓逼近算法,结构简单,通过延拓逼近思想,减小了对干扰频点处理时信号时域波形的失真。Matlab仿真通过误码率对比验证了算法性能,从而证明改进方法具有更好的干扰检测性能和更优的干扰处理能力。

    • 码长为3(q-1)的对偶包含BCH码及量子码的构造

      2015(2):82-85.

      摘要 (929) HTML (0) PDF 826.27 K (1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分圆陪集刻划q-元BCH码包含其Hermitian对偶码的条件,分别在q=3l+1和q=3l+2情况下,改进了码长n=3(q-1)的非本原Hermitian对偶包含BCH码的最大设计距离的下界,确定出当2≤δ≤δnew时,对偶包含BCH码的参数,并构造出量子BCH码,结论证明:利用该方法构造出的量子BCH码的参数优于已有文献。

    • 空间矢量控制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建模与硬件实现

      2015(2):86-90.

      摘要 (1198) HTML (0) PDF 3.76 M (2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传统逆变器无法控制三相输出电压达到平衡状态,因此运用三相四桥臂结构控制零序电压和电流来应对不平衡负载。通过对三相输出电压进行解耦,并增加了电压和电流的双环控制,使得空间矢量调制(SVM)对逆变器控制的稳定性增强,提高了动态响应特性,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分模块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达到了预期应对不对称负载和负载突变的效果,并结合仿真模型算法部分编写了DSP程序,实验观察SVPWM波形,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依赖个体分布的种间竞争模型的建立

      2015(2):91-94.

      摘要 (928) HTML (0) PDF 834.07 K (1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一个栖息地的2个物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假设其个体的分布和个体对同一资源的竞争方式,以实地框架模型为基础,采用自底而上的方式,建立依赖个体分布的种间竞争模型,将个体分布划分为泊松分布、负三项分布和独立负二项分布3种形式,将个体对资源的竞争方式划分为争夺性竞争、竞赛性竞争和兼容性竞争3种类型。在一个物种的竞争方式为争夺性,而另一个为竞赛性或兼容性的情形下,对个体分布服从负三项分布的情况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争夺性竞争和竞赛性竞争都是兼容性竞争的特殊情况。当个体分布服从泊松分布和独立负二项分布时,可推导出相应的2个物种对同一资源竞争的种群动态模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