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1-3.
摘要: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构造近似模型常常难以满足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把二次响应面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该方法在样本点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近似模型的推广误差,提高了近似精度,增加了适应性。通过2个算例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近似模型的精度,可在多学科设计优化中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006(4):4-7.
摘要:首先指出了军用飞机战技指标论证中孤立分析各项性能参数的缺陷;然后以军用飞机高度指标和隐身指标论证为例,综合分析了隐身与高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类比分析结论,最后形成了军用飞机隐身与高度指标的综合论证要求。
2006(4):8-10.
摘要:根据某型教练机襟翼收放系统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该系统的可能故障模式,并以襟翼不能放下为顶事件建立了该系统的故障树。利用一种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新算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定量计算,找出了该襟翼系统的薄弱环节,为外场检查维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6(4):11-12.
摘要:基于大攻角飞行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定性分析了飞机在大攻角条件下作俯仰飞行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在不同参数匹配条件下的飞行稳定性,并据此划分了飞机的飞行稳定域。
2006(4):13-16.
摘要:设计了一种无人机航路规划方法,首先通过作战任务想定构造Voronoi图,利用空间分解网络和Rosenthal算法确定初始航路,然后进行样条插值对初始航路光顺修正,最终得到一条可飞航路。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2006(4):17-19.
摘要:针对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和量化的需要,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构建了知识表达的模糊粗糙特征集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飞机型号研制经验的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实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可行、有效的。
2006(4):20-22.
摘要:GPS是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定位精度高,具备提供多维的时空位置速度信息及连续导航能力。文中根据GPS定位原理、飞行动力学理论及仪表着陆系统信号体制,建立了以GPS作为基准系统的ILS飞行检验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2006(4):23-25.
摘要:为从定性转为定量进行机场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将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应用于用地适宜性评价,通过与GIS技术结合,并以某机场的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探索了定量评价的方法;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机场各功能区规划的内在要求,评价模型最接近地表现出了各因子对功能区规划适宜性的作用;为最终实现机场规划计算机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奠定了基础。
2006(4):26-27.
摘要:为解决脱离发电机拖动试验台对调压器动态性能进行测试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磁放大器的发电系统模拟器,结合计算机自动测试技术,达到了脱离拖动试验台,也可对调压器进行动态性能测试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006(4):28-31.
摘要:分析了防空重点保卫目标优选的依据和原则,构建了评价保卫目标重要程度的指标体系。分析表明,重点保卫目标优选问题属于一种特殊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利用区间数理论,给出了问题的一种解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2006(4):32-35.
摘要:针对防空部署的特点,建立了防空部署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初始种群产生方法,设计了求解防空部署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并用一个实例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优选效果。
2006(4):36-38.
摘要:为提高巡航导弹的实时地形匹配概率,通过利用分形学中的分数布朗运动函数推导了地形分数维 D和方差σ2 值的求解公式,提出利用分数维地形分析方法进行巡航导弹航迹规划的选取流程。依据该推导公式计算了地形图中地形区域的分数维和方差值,从而成功地比较了地形匹配的概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明显地增大地形匹配的成功概率。
2006(4):39-42.
摘要:传统的最邻近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NNJPDA)不能直接用于多传感器对多目标的跟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的最邻近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它以极大似然估计完成对来自多传感器的测量集合进行同源最优划分,然后采用NNJPDA方法对多目标进行跟踪。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多传感器多目标的跟踪,且具有算法简单、跟踪精度高、附加计算量小等优点。
2006(4):43-46.
摘要:提出了地理网格新概念、编码及其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化,将同一目标在地理网格上的多个雷达信息,用灰色关联的方法进行融合,减小了干扰和随机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使目标信息更统一、精确,同时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提高了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6(4):47-51.
摘要:分析了在静态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上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非规则LDPC码在相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映射模式下的误码性能,并与规则LDPC码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静态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上,不同的映射模式下,非规则LDPC码的误码性能均优于规则LDPC码的误码性能,非规则LDPC码在相同的调制方式下,格雷映射的误码性能优于自然映射的误码性能。
2006(4):52-54.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级别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评估每一种级别业务的阻塞概率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评估OBS网络中任意突发长度分布和任意偏置时间情形下的阻塞概率,也包括每一级别的平均突发长度不同的OBS系统。这样的OBS系统并不遵从守恒律,因此,不能应用已知的OBS模型进行分析。对一个两级别的OBS系统,业务负载为10-3,高优先级与低优先级业务的比率为1:5时,本模型可以为每一级别精确预测阻塞概率。假定守恒条件下,已知的分析模型所给出的预测结果比仿真结果低将近75%。
2006(4):55-59.
摘要:讨论了IDS和网络安全管理的状况,给出了ID和NM相结合的异常入侵检测模型,即分布式和分等级的ID技术和NMS共存,充分利用NMS中MIB II的信息,提出的分等级相关结构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识别协同入侵,尤其对DDoS这样的宏泛攻击很有效,这种技术在IDS和NMS的整合环境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006(4):60-63.
摘要:介绍了基于数字指纹技术的叛逆者追踪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设计原则,给出了非公开密钥、盲检测、变换域、不可见指纹(水印)原则下一种叛逆者追踪系统的工程实现,并进一步讨论了该系统的局限性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2006(4):64-67.
摘要:研究了OFDM系统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技术。针对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对非线性功率放大器敏感的特点,并考虑OFDM的宽带特性引起的功放记忆非线性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辨识方案的非直接学习结构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技术,给出了自适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抑制带外频谱扩散,减小带内失真,实现有记忆非线性大功率放大器(HPA)的自适应预失真。
2006(4):68-70.
摘要:针对系统级故障诊断过程中测试信息量的计算问题,建立了测试过程的离散信道模型,提出了基于信道平均交互信息量的测试信息计算方法,并证明算法的复杂性为[WTBX]O(mnlogn2[WTBZ]),为系统级故障诊断提供了精确的定量分析基础。
2006(4):71-74.
摘要:给出了感应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控制原理,并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系统模型和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2006(4):75-78.
摘要:介绍了有色Petri网的基本理论及其仿真工具--CPN Tools,描述了通信装备战场抢修的一般流程和相关参量,建立了战场抢修系统的有色Petri网模型,并对实例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对原方案的结论分析提出了战场抢修系统的改进方案,并最终实现了系统的效能优化,从而证明了该通信装备战场抢修系统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2006(4):79-81.
摘要:研究了当FitzHugh―Nagumo (FHN) 神经元模型在弱信号激励下只有阈上振荡响应时的随机共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HN神经元模型的分岔参数的增加,发生了一个由两个吸引子(阈上振荡和阈下振荡)变化到一个吸引子(阈上振荡)的分岔;当FHN神经元模型的分岔参数位于分岔点的右边时,在弱信号激励下系统的响应只有阈上振荡存在,此时在外噪声或者内噪声的调制下,系统响应的能量向输入信号频率处集中,而信噪比随噪声强度的变化曲线呈现出单峰曲线,随机共振发生了, 并且此时随机共振发生的机制是由于系统运动在分岔点左右三个吸引子(两个在分岔前一个在分岔后) 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
2006(4):82-84.
摘要:针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对传统BP算法进行了全面改进,通过采用自适应学习率和动量因子修正等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BP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收敛速度慢和容易出现局部极小点的缺点。以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为例,引入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对故障特征量进行处理后作为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输入,故障编码作为网络的输出。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电路故障类型能够有效地进行诊断和识别。
2006(4):85-88.
摘要:通过对PLD技术中的等离子体的产生及传播理论的分析,对等离子体的传播规律及基片平面上粒子浓度、速度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讨论了PLD技术中等离子体的输运机理,为PLD薄膜制备提供了理论参考。
2006(4):89-91.
摘要:针对集成化供应链结果层的评价问题,本文在构建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粗集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一种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结果层的整体利益和绩效进行定量衡量。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法在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实用性。
2006(4):92-94.
摘要: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将影响侵彻深度的众多因素组成比较数列,将实际参数组成参考数列,由灰色优化理论得出选择侵彻深度计算公式的一般方法。经算例验证,这种方法的决策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侵彻深度计算误差小于5%,在工程中是可行的。
版权所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