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
摘要: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了弹性机翼的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以M6机翼为初始机翼,进行了多目标、多约束的气动-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机翼具有较好的气动-结构综合性能,升阻比增加了9.25%,而重量减轻了4.84%;模型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优化结果表明所发展的优化设计方法是成功有效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06(1):4-6.
摘要:通过研究Hurst指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和判断混沌时间序列平均最大“记忆”长度(“平均循环周期”)的方法。并应用于对飞机完好率时间序列数据的时滞性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为进一步的评价分析奠定了基础。
2006(1):7-9.
摘要:用ANSYS软件动态分析模块对某型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的冲击载荷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了在规定冲击载荷作用下,防护壳体对载荷的响应,着重分析了其应力与变形的变化情况。然后以重量最轻为目的和最大应力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采用BP网络预测方法对防护壳体的厚度与圆边半径进行了优化设计。
2006(1):10-12.
摘要:〗航天飞机在末端飞行时处于无动力状态,末端能量管理系统通过能量-射程剖面对飞行器实施制导,并对能量加以控制,引导飞行器到达安全的着陆窗口。本文根据能量控制原理给出了末端能量管理各飞行阶段的射程预测方法;确定了各飞行阶段的制导方法;并对整个制导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能满足自动着陆的要求。
2006(1):13-15.
摘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了装备保障系统效能的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装备保障系统效能的总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装备保障系统效能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2006(1):16-19.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与逻辑法相结合的集中式多雷达航迹起始算法。首先采用聚类算法对传送到融合中心的数据进行聚类,使每一类中的数据代表同一个目标,并找出聚类中心作为等价的单雷达的量测,从而使航迹起始过程相对简化;在起始算法中根据目标的运动特点,对逻辑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6(1):20-22.
摘要:在分析影响定位精度因素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假设对定位方程泰勒展开,建立距离和-角度定位算法的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双基地雷达接收站的双基地角和与目标的距离,将误差模型进行分解,建立双基地雷达距离和-角度定位跟踪的保精度空间区域划分方法;通过仿真算例,可以看出建立的误差模型符合实际情况,保精度空域划分方法可行。
2006(1):23-25.
摘要:〗从制导炸弹的工程化出发,提出了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SINS/GPS修正组合导航仪;提出了纵向、侧向方案弹道的设计方案,设计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分别对这些设计方案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并且该设计方案已用于工程实践。
2006(1):26-28.
摘要:针对目标类型识别问题,在分析影响目标类别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目标类型识别的原理,建立了目标类型识别的模型和方法。实例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目标类型识别的问题。
2006(1):29-30.
摘要:在对导弹导引头测向系统的诸多干扰方法中,闪烁干扰是一种普遍认为较有效的干扰。闪烁干扰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和闪烁频率。本文给出一种评估闪烁干扰效果的新的准则——方差期望比最小准则,根据此准则给出双机闪烁干扰的最优距离计算方法。
2006(1):31-34.
摘要:提出了针对多阶段攻击分析的多阶段有限状态机模型,用于分析复杂的攻击行为。通过M-FSM模型能够对攻击的步骤和路径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不当的安全配置。在对多阶段攻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管理员可以以最小的投入对系统进行加固。
2006(1):35-38.
摘要:研究在最短时间和最大生存概率等两重目标约束下的兵力机动路线优化问题。首先介绍最短路问题的数学模型及Dijkstra算法,然后将求最大生存概率路目标约束转化为求最短路问题,随之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描述了用STEM算法进行求解的过程。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用性。
2006(1):39-42.
摘要:建立了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指数法对其3个组成要素——维修检测系统、备件保障系统和修复技术设备保障系统进行效能分析,构造出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有利于对其效能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从而方便、快速地确定出其维修保障水平。
2006(1):43-45.
摘要:模糊神经网络能够发挥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特性,在武器装备的故障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基于关系度的聚类方法得到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结构,并用梯度下降法对网络的参数进行修改,以得到泛化能力好的诊断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2006(1):46-48.
摘要:为提高基于场景的自适应算法性能,根据图像非线性滤波理论,提出采用中值滤波进行图像前处理的自适应红外焦平面校正技术。该算法经过仿真图像序列和实际图像测试,达到较高的非均匀校正水平,降低了固定图案噪声,保护了图像细节。同时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可以有效获得随帧数变化的探测器增益和偏置参数。
2006(1):49-52.
摘要:利用美国Thorlabs公司生产的一种Ho3+:ZBLAN光纤,采用F-P腔型结构,在光纤长度为18 m时,获得了3 μm和2 μm波长的微弱级联振荡辐射。对于推动医用光纤激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06(1):53-55.
摘要:将有理函数逼近方法运用到电磁散射领域中,基于矩量法并结合渐近波形估计技术对雷达散射截面进行加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渐近波形估计技术不但能准确地逼近矩量法的精确数值解,还可以较快的提高计算速度,但在加速计算导体宽角度与宽频域雷达散射截面时具有不同的效果。
2006(1):56-58.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射频低电平窄脉冲信号检测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实现。该系统可有效检测脉宽[WTBX]τ≥0μs ,占空比D<1/2000 ,信号电平P≥-15 dBm 的微波脉冲信号,通过对单片机的中断响应过程进行控制,可有效消除干扰信号的影响,电路简单,工作性能可靠。
2006(1):59-63.
摘要:在讨论传统倒谱距离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法首先估计短时信噪比,然后由统计方法确定短时信噪比与门限的关系,进而完成正确的语音端点判决。通过对3种典型噪声环境下信噪比从-5 dB到20 dB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到语音端点。
2006(1):64-66.
摘要:提出了Ka频段LMS信道中的Turbo-OFDM技术,进行了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特性分析及LMS信道模型研究,并在Chun Loo提出的Ka频段LMS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Turbo-OFDM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性能良好。
2006(1):67-69.
摘要:以误差序列的欧氏重量为度量,改进了传统编码方案中自由欧氏距离的算法,并且通过简化条件译码概率的计算对Viterbi最大似然译码算法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改进方案具有较高的渐近编码增益,使系统性能更逼近理论限。
2006(1):70-74.
摘要:将变换域LMS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及批处理LMS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换域变步长批处理LMS自适应算法,该算法融合了前面3种算法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入信号的自相关程度,克服了固定步长因子所导致算法在快的收敛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且实时性较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失调噪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自适应收发隔离系统。
2006(1):75-79.
摘要:介绍了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概念、功能模块以及关键性问题,阐述了在Web Services架构中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并结合其在院校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实例加以说明。
2006(1):80-83.
摘要:提出通用的网格和任务执行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一种支持资源协同分配的任务调度算法。算法通过定义临界资源的概念,改进了传统的列表调度算法。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度策略更符合网格计算的复杂环境,能得到较短的任务执行时间,并更好的支持不同类型资源的协同分配。
2006(1):84-86.
摘要:结合PC/104模块EmCORE-i316VL/C400的主要特征,构建了一个实时嵌入式Linux系统,并就构建过程中内核定制、引导程序安装、GNU工具链开发和获取实时性支持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简要分析了文件系统的选择原则。
2006(1):87-91.
摘要:引进多组线性二次微分对策的非劣Nash策略的概念,证明非劣Nash策略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在组与组之间Nash竞争而组内部合作的前提下考虑组内第二对策目标,以组内合作权向量为变量构造组与组之间的静态对策问题,得到使第二对策目标平衡的最优合作权向量,进一步得到同时满足第一目标非劣,第二目标平衡的非劣Nash开环策略。最后,以两组经济对策为算例说明该策略的有效性。
2006(1):92-94.
摘要:利用整函数f(z) 在圆|z|=r上最大模M(r) 的一个性质及Hadamard三圆定理,证明了超越整函数不同于多项式的一个新特征,即limn∞M(r)[]M(kr)[SX)]=0,其中k>1 。
版权所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