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5):5-7.
摘要: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四、六级叶片为研究对象,考虑发动机实际工作时的温度及叶片扭向的影响,首先计算了压气机叶片振动的静频值及发动机特定转速下的动频值。通过函数拟合,得到了压气机叶片振动的动频与静频及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式,给出了在更接近于实际工作状态下计算某型发动机任意转速下叶片动频的方法,指出了所得关系式与传统关系式相比,其优点在于既包括了温度的影响又恰当地反映了叶片扭向的影响。
2005(5):8-10.
摘要:飞机维修费用的估算方法大致可分为基本方法和常用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和适用范围,讨论了在飞机维修费用估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为飞机维修费用的估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
2005(5):11-13.
摘要:从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变论域思想和伸缩因子的概念,同时就量化、比例因子和伸缩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一般情况下两种伸缩因子的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模糊PID和变论域思想想结合,形成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构;最后通过某复杂非线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优越性明显。
2005(5):14-17.
摘要:首先,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D-S证据推理理论对专家的评估数据进行处理,在得到决策矩阵的基础上应用熵技术对预先给定的权重进行修正,结合决策矩阵计算出了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2005(5):18-22.
摘要:由于ARM测角误差对其命中精度和杀伤概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攻击ARM载机时对于地空导弹存在最近安全关机距离和最近安全关机时间,基于此,文中提出了地空导弹攻击ARM载机最佳区域的概念。通过地空导弹攻击ARM载机仿真模型的构建,得出两种不同ARM平均飞行速度下垂直最佳区域和水平最佳区域剖面图。
2005(5):23-26.
摘要:提出了桥结点、环路相切概念,从结点分裂的等价观点出发,导出了信号流图中环路收缩的原理。为此,提出了环路收缩的4条一般性规则。本结论对Mason信号流图理论进行了扩展,为信号流图的化简提供了一种方法,并采用实例说明了环路收缩的使用。
2005(5):27-32.
摘要:基于突变理论,采用突变评价法对空军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与层次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基本一致。为维修保障系统的效能评估寻求出一种新的方法,其评估结果可为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2005(5):33-35.
摘要:建立了碳纳米管场发射环境下电子与气体碰撞的数理模型。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说明: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在常规阴阳极间距下,在不同真空度下的显示均为电子轰击荧光粉发光所致,在低真空度下也无气体放电产生紫外光致荧光粉发光;当真空度太低时,气体电离会降低实际加在阴阳极间的电压,致使电子无法发射。通过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计算可以说明,用气体压力与阴阳极间距的乘积作为标准衡量气体对场发射的影响比仅用真空度来衡量更为合理。场发射显示器阴阳极间距越大,对真空度的要求越高。
2005(5):36-40.
摘要:解析独立分量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指出独立分量分析的本质是因子旋转,从理论上证实了Varimax和Orthomax等因子旋转与基于峭度的独立分量估计目标函数条件等价。考虑多种类型源信号的情况,提出了基于Varimax的独立分量估计方法。实验表明,在混合矩阵满足稀疏条件下该方法简单有效。
2005(5):41-45.
摘要: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主要通过节点状态信息表达,其参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能支持怎样的QoS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网络机制,选择节点延时的概率密度函数作为节点状态信息参数,利用滤波器算法使其正态化,验证此节点状态函数应用于现有网络各类调度算法后,保持正态分布形式不变。这种节点状态的可描述化使得通过求解网络路径各节点延时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有效地估计本路径的各度量参数变为现实。节点延时的正态化形式使节点状态获取、更新、业务分配、接纳控制及调度机制的计算变得简单,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节点状态的平稳性,提高网络效率,达到为网络业务提供相应的统计服务质量保证的目标。
2005(5):46-49.
摘要:分析了软交换的话务特性,建立了软交换的一般话务量模型,即分别考虑呼叫的到达服从Bernoulli分布、Poisson分布 和Pascal分布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软交换系统排队过程的系统状态图。最后,推导出软交换一般话务量计算的数学公式,为软交换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005(5):50-52.
摘要:在火炮身管静态参数的检测中,膛线诸参数的识别和提取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文中对非接触缠度测量原理以及测量过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在对大量内膛图像分析与统计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类别方差的缠角测量算法。实测验证表明,该算法满足测量精度指标,具有通用性。最后,对系统以及实验结果做了不确定度分析。
2005(5):53-55.
摘要:针对FFT专用处理器无法满足现代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提出了四种高速FFT的设计方案。方案在分析比较各种FFT算法的基础上,兼顾速度、资源和复杂度三个方面,选用基4算法,利用CORDIC算法产生旋转因子,点数和字长均可灵活配置,工程可实现性强。设计方案的性能分析和硬件实现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适应现代雷达的不同处理要求。
2005(5):56-58.
摘要:提出了一种Turbo级联码的编码结构,用同样度分配的非规则LDPC码作为分量码,以Turbo码的编码方式构成了一种Turbo LDPC码。在译码端,采用内外分别迭代的译码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在低信噪比情况下,Turbo LDPC码优于同长度的PCGC码、非规则的LDPC码和Turbo码。
2005(5):59-62.
摘要:在后向投影(BP) 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后向投影(FBP) 算法。以点目标和多点目标为例,将该算法应用于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并与原始(BP)成像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2005(5):63-66.
摘要:F4上维数为2和3的最优(或拟最优)自正交码的码长与极小距离之间的关系,用组合方法构造相应维数的最优(或拟最优)自正交码的生成矩阵,确定出其中达到Griesmer界的码,并计算出所构造的2维最优(或拟最优)自正交码的重量多项式。
2005(5):67-69.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分析模型,用于计算IEEE 802.11协议的平均包延时。通过与基于OPNET的仿真结果比较,证实该分析是有效的。分析结果证实,相对于基本访问机制,采用RTS/CTS媒体访问机制将获得较低的包延时,对于合理采用RTS/CTS机制、显著提高IEEE 802.11 WLAN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005(5):70-72.
摘要: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模型对图像进行平滑的过程中,迭代停止准则对图像平滑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最优停止准则,该准则确定了一个标准,使得平滑后的图像与噪声的相关性最小时停止迭代。 它易于实现而且有很强的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图像平滑过程中适时地停止迭代, 获得满意的图像平滑效果。
2005(5):73-75.
摘要:利用Morlet小波在频域的带通滤波特性,对通过改变Morlet小波的带宽,直接在尺度图上识别振动系统频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便于应用。并针对实际试验数据中存在严重噪声污染和振动系统的密集模态识别问题,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5(5):76-78.
摘要:为了对某飞机洞库的抗层裂钢板进行有效地设计,基于层状介质中一维应力波的传播理论,给出了脉冲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中的应力历史计算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混凝土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揭示了混凝土-钢板层状结构抗层裂的相互作用机理,可为地下结构的抗层裂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05(5):79-81.
摘要:利用群论基础,对Cr2+:ZnSe晶体中Cr2+(3d4)的d轨道在正四面体晶体场(Td点群)中的能级分裂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静态Jahn-Teller效应,已经分裂的d轨道将进一步分裂。首先利用群论,将Td点群中以五个d轨道为基函数的五维可约表示向不可约表示约化,得到d轨道在正四面体场中的能级分裂;由于Jahn-Teller效应,造成正四面体配位场向四方配位场畸变,使原来的Td点群向D2d点群过渡,造成d轨道进一步分裂,分别以分裂后的d轨道为基函数的可约表示向D2d点群的不可约表示约化,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分裂后的轨道能级。
2005(5):82-84.
摘要:讨论了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并行迭代算法所涉及的理论和具体算例的实现。利用动力学迭代法对微分-代数系统进行剖分迭代, 并在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上选用实际算例测试这些并行迭代算法。 结果显示:这些迭代方法能够有效地并行实现,具有优良的加速比,这也证实了动力学迭代法在理论上的内在并行性。
2005(5):85-87.
摘要:随着Linux和Apache的广泛应用,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使用正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开始关注和了解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优缺点及应用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益处,指出了开放源码的风险与解决方案,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开放源代码软件,并能从使用中获益。
2005(5):88-90.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决策规则约简方法。基于均匀划分和正态分布隶属度函数,对决策表的连续属性进行模糊化,用欧氏距离贴近度来构建相似矩阵,并提出了一种论域的模糊划分算法;依据粗糙集隶属度进行属性约简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决策规则约简算法,从而达到发掘知识并简化知识的目的。
2005(5):91-94.
摘要:结合科研实践,介绍了油料调运过程的数学建模思路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其中,迭代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时间最短运输的优化问题。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经实践检验是合理、有效的。
版权所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